油遂起在西校园全景规划图前
今天,当人们步入泰安校区西校园,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美丽的小花园,里面全是郁郁葱葱的植被和五彩缤纷的鲜花。有牡丹、芍药、月季、紫荆、碧桃、红梅等,花香四溢,蜂蝶飞舞,令人心旷神怡;还有大道两旁、各个建筑物中间的开阔地中耸立着的参天大树,特别是走在一公里长的东西大道上,两边生长的高大雪松、法国梧桐,遮天蔽日,人行其中凉风扑面,令人陶醉。
这个来之不易不是说树种与花木的昂贵,而是指这个地方根本不适合栽种花木苗卉。
西校园建立在粥店东岭上。这个岭,主体是一个不毛之地的花岗岩山坡。当地老百姓都说这里是“兔子不拉屎的地方”,荒芜之境可以想象。学校占山地共计300亩,当时整个校园内共8条小山沟,山上只长着稀稀落落的野草,连一棵树都没有。要在这里绿化,就要有土。要在石头上存土,就得在石头上挖坑。种多大的树,就得在石头上刨出多大的坑。这个工程量与工程难度,绝不是在平原上种树可以想象的。建设者用钢铲铁钎凿开一块又一块的石头,然后再填上土,为了让这些树苗能够活得更好,建设者们的手几乎都磨出了血。后来人们通俗地形容说,西校园的每棵树,都是栽在石头大花盆中的。
和栽树同样困难的,还有运动场地的建设。建设初期,学校没有一点平整的地方,到处都是突兀不平的石头。学生进校后没有像样的活动场所,20岁左右的年轻人正处于充满青春活力、朝气蓬勃的时期,特别爱运动,迫切需要一个标准的运动场。于是,1984年学校决定开始建设操场,选址定在校园最高处—粥店东岭山顶处,整个操场占地30亩。山顶地形地貌都很复杂,高低落差很大。按照设计要求,地面最高处要铲掉8米,整个操场水平面以上地面平均要铲掉3米,土石总量有6万多平方米。而当时施工没有什么挖掘机等机械可以用,基本靠人力建设。铲土石等工程就是靠人工打眼放炮,靠肩挑车推,靠铁锤砸靠铁锹铲。在施工力量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学校的法宝就是动员师生员工齐上阵,参加义务劳动,协同施工工人干同样的活,流同样的汗。将操场整平后,大家就一起铺基石,填黄土,垫麦草,敷炉灰,压跑道。经过大家一年多的努力,终于建成泰城西部当时唯一的标准400米运动场。1988年学校先后荣幸地成为全国煤炭中专田径运动会和全省煤矿中学生田径运动会的举办地。
学校开建之初,就制订了完整的建设计划,要求建设过程做到“三同时”,即建筑群、道路平整与地下构筑同时进行。在不影响整个施工进程正常推进的情况下,凡是教职工和学生力所能及的配套项目都是自己动手亲自干。按照工作进程和教学计划安排,学校分批、分期、分项目、分段组织进行公益劳动,按照劳动量大小组织不同人员参加。有修路的,有挖土矿的,有打眼的,也有放炮的;有栽花种草浇水的,有推车的,也有挑水的。大家各司其职,全校上下热火朝天,学校面貌天天在改变。
在当时的劳动中,涌现出大量令人印象深刻的事迹和特别能干的教职工。男同志都不怕脏、不怕累,炎热的天气下,他们都光着膀子,赤着脚踩水泥,在我的记忆中,像徐守存、何向强、郭剑平、候印浩等人,他们比较年轻,那时刚从大学毕业,又都是从农村来的,特别能吃苦耐劳,都在大热天光着膀子扛过水泥。还有一位当时令大家都很钦佩的女老师李进兰,原来是实验室的,喜欢打排球,很能干,不怕吃苦,也不怕受累,和男同志一样干活,而且干起活来丝毫不比男同志差。一位女同志,和男同志一样扛水泥袋子、推小车,一点儿也不娇气,当时其他人都称呼她为“假小子”,从这个称呼里,便可以看出大家对她劳动态度的肯定。
随着建设的不断推进,渐渐地,校园内草绿了,树多了,路平了,花开了,鸟鸣了。1986年学校被评为“花园式单位”,受到泰安市委的表彰。近几年植被覆盖率几乎达到100%,花草树木种类繁多,愈加繁荣茂盛。现在教职工、学生以及校园附近的群众已把学校当成大花园,是他们休闲散步的好去处。原粥店村、司家庄村的老百姓见到我们都说:“你们学校有大富大贵之人,你们学校没来时,粥店岭是光秃一片,什么都不长,种什么什么不成。但自你们建校后,你们栽什么活什么,种什么成什么。”可他们哪里知道学校师生付出的艰辛。
选自《科大故事②》(2018年12月出版)(讲述:油遂起 整理:孙善清)